| 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 玉人相对自生凉。 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 宝瑟声沈清梦觉,夜阑明月幽窗。 可堪襟袂惹馀香。 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 |
| 紫鸾栖棘乳溪边,不羡群飞漫刺天。 一见交情真我辈,更将诗句洗尘缘。 宁唯刮目须三日,恨不从公蚤十年。 只恐秋风趣分袂,尺书傥有雁能传。 |
| 先生雅意在垂虹,底事鸾栖枳棘中。 几欲上书排北阙,却应举扇障西风。 官清高枕梦魂好,兴动长吟诗句工。 琐琐升沉何足道,只凭心地与天通。 |
| 鸾栖洞府影交加,金鼎将成岂用夸。 向日迎阳炉上火,中秋望月桂开华。 丹砂伏定纵横药,白雪飞腾不离家。 一种为铅铅自化,灵胎母子笑天涯。 |
| 落星初伏火。 秋霜正动钟。 北阁连横汉。 南宫应凿龙。 祥鸾栖竹实。 灵蔡上芙蓉。 自有南风曲。 还来吹九重。 |
| 竹林饥午隐禅扉,合傍鸾栖亦此栖。 时一参寮茶供罢,可能无语到双溪。 |
| 尔宦神皋日,缙绅无间言。 勇怀南邑绶,为便北堂萱。 侍讲鸾栖旧,端明棠荫存。 时能挹前辈,为政有根源。 |
| 三釜何如菽水长,毅然投劾奉归装。 共钦箠楚辞巴岭,又听勾稽复楚乡。 鸂鶒下滩谁御史,凤鸾栖棘漫仇香。 绝怜五十三年笔,不草文园封禅囊。 |
| 南之山丛丛,桂树生也直。 朱华自成林,不杂众芳植。 上有青鸾栖,因之为羽翼。 移根上林苑,零露滋晓色。 岂不罹凝寒,高标竦孤特。 丹心能自渥,身性不加饰。 所以离骚词,嘉其秉炎德。 相观穹壤间,人统形气识。 阳根为刚明,阴质为暗塞。 灵均莫能招,聊与花辩惑。 |
|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 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
| 当时得意两心齐。 绮窗西。 共于飞。 拂掠宫妆,长与画新眉。 一自别来烟水阔,愁易积,梦还稀。 相逢恰似旧家时。 恨依依。 语低低。 多少关情,冷暖有谁知。 只此定应谐素愿,但指日,约鸾栖。 |
| 海底灵根石效奇,山经地志不曾知。 凝红幻出珠千颗,染紫装成玉一枝。 鹤骨龙姿随质见,鸾栖凤宿与香宜。 元戎高唱真难和,愧我年来笔力衰。 |
| 道场山顶出南溪,苍弁峰头正直西。 更割东桥仪凤水,如今定不怨鸾栖。 |
|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 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 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
|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 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 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
| 季世思良士,如拘渴与饥。 峨峨章甫冠,瑞气浮芝眉。 粹然君子儒,赴我同襟期。 凡林非鸾栖,丹穴仍归飞。 恨无健羽翰,所至相追随。 怀归宜莫留,荆州那足依。 |
|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 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 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 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 司徒榷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 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
| 阶蓂八叶当炎赫。 此际公生日。 金炉香爇起祥烟,气佳哉葱郁。 称觞兰玉真无敌。 尘簪缨世袭。 鸾栖枳棘暂淹留,即黄扉召入。 |
| 万卷旧推鸿博,一官且慰蹉跎。 升平楼下赐危科。 曾对颙昂黼坐。 燕颔从来骨贵,鸾栖尚屈才多。 今宵且共入无何。 定远功名么麽。 |
| 梅拆数枝,蓂舒四荚,二阳始觉来临。 五云呈瑞,渤海复生申。 信道当年庆诞,人推天上石麒麟。 果然是,名驰雁塔,弱冠绿袍新。 鸾栖,虽小试,仕途发轫,现宰官身。 信倚需一札,飞下天庭。 自是调羹大手,环召也、快展经纶。 称觞处,彩堂具庆,芳桂对萱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