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 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 |
| 钟鼓千年后,耕桑万岭巅。 松杉森老气,桃李弄馀妍。 烟暝东西坞,泉分上下田。 直疑秦避世,自古一山川。 |
|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 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 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 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
|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鸿都造乱谁堪使,除是君王自领兵。 |
| 不际明时论石渠,空将薄命仕鸿都。 天公似把词人戏,父子然脐子坠胡。 |
|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 |
| 华毂高轩傲世尘,一枝筇竹喜相亲。 精神我愧鸿都客,甲子谁同绛县人。 悠远山川终古在,鲜妍花草逐时新。 故交霜叶凋零尽,欲话当年记不真。 |
| 青组言从史,鸿都忽见求。 款言人向老,饮别岁方秋。 仿佛长安陌,平生是旧游。 何时复相遇,宛在水中流。 |
| 佛塔千名榜,铨台再调符。 空登拔萃目,示免没阶趋。 爨桂方辞洛,羹蒪尚及吴。 振淹知孔迩,华萼映鸿都。 |
| 鸿都归晚直城赊,墙外连营咽暮笳。 玉井梧倾犹待凤,金塘柳密更藏鸦。 心摇云阙传疏漏。 目断星津过迥槎。 已是秋来移带眼,可堪玄鬓有霜华。 |
|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
|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
| 秦望与兰亭,山山递送迎。 莼鲈方嫩美,草木亦欣荣。 去继汉疏傅,名肩齐鲁生。 鸿都读遗事,谁不动归情。 |
| 使君四十五专城,新向鸿都得请行。 高阁和铅人暂去,秋郊驱弩吏趋迎。 兰陵郡邑今尤盛,阳羡溪山古有名。 赋政优游多乐事,东园应不负飞觥。 |
| 稽山鉴水正宜秋,笑邻铜符下鷁舟。 青琐夕郎传故事,鸿都仙客足风流。 锦衣著去经乡国,茧纸翻成赋郡楼。 祗恐汉廷须雅望。 寇公难得隔年留。 |
| 黄姑青女交相忌。 眼看尘土占芳蕊。 急埽满阑金。 小奁熏水沈。 博山银叶透。 浓馥穿罗袖。 犹欲问鸿都。 太真安稳无。 |
| 牦牛不为麟,西施不负薪。 贵贱各有尚,知者察其真。 周公下白屋,天下乃归仁。 田窦相倾夺,玉石俱见焚。 大雅秉明哲,富贵成浮云。 昨日趋跄地,今为灰与尘。 济济鸿都士,何者结交亲。 我欲竟此曲,此曲难具陈。 ¤ |
|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 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 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
| 文卓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於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
| 风流怀二陆,才名动三吴,期人不可作,千载空烟芜。 当时聘俊笔,万象争先驱。 有如明月璧,美价倾鸿都。 世运有翻覆,韫匵真良图。 惜哉去就乖,毁此千金躯。 人生皆有死,百年同须臾。 独遗文字芳,乃与天壤俱。 凄凄昆山寒,冉冉谷水枯。 白鹤久已寂,黄犬谁复呼。 荒祠挂残阳,扁舟入菰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