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 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 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 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 |
| 雁山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 飞舄可无能少驻,洞箫何幸复亲闻。 看取下户恩尤重,宾礼高贤意自欣。 忽忆门西贫士宅,蛰雷绕甑黍初饙。 |
| 古道难为友,相期一见中。 但令心事合,不在语言同。 秋早湘烟白,舟移岸蓼红。 别怀如回野,长与水云通。 |
| 铁瓮城中十万家,哀弦促管竞繁华。 昼长独有扬雄宅,天远空浮博望槎。 读罢离骚想芳草,吟成梁父对菱花。 客来莫问行藏事,且共庐仝七碗茶。 |
| 孤云生西北,从风东南飘。 帝乡日已远,苍梧无还飙。 已矣玄凤叹,严霜集灵苕。 君其勉我怀,岁暮孰不凋。 |
| 秋气清,秋风高。 想见刑台旧居士,巾车独往恣游遨。 偃仰戴公庐,逍遥焦公居,想前辈之风流,悲末俗之崎岖。 白眼睨视,抵掌嘻吁。 酌之以漫塘之酒,侑之以漫塘之藕。 酒之味醇而不漓,藕之性洁而不汙以泥。 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 对此长歌,其乐如何。 相望虽隔于秋水,明月幸同于千里。 |
| 林子勇报国,太华欲力学。 吾尝叹其材,浮海中巨舶。 向来固不用,今用犹迫迮。 此兴柑累累,霜饱实未摘。 不使供王羞,何异弃道侧。 山东一百郡,风气久限隔。 子如又思归,殊勋定谁册。 孝哉狄梁公,伫立望云白。 亲舍岂不念,王事正求索。 前闻献果馀,手饷怀橘客。 虽非木奴千,殆过庭实百。 两公相亲意,初不主殽核。 当于古人求,... |
| 靖节先生曾赏菊,东篱遥霜花正开。 翰林主人共赏菊,北门吟咏有余才。 一唱再和才力健,兼金酬以瑛琼瑰。 善歌使人继其志,远寄淮阳知郡吏。 淮阳郡中方燕居,跪读重缄尺素书。 中有五章章八句,复有三章同一处。 五章千叶菊花词,一章副翰学士诗,一章酬和季左司。 人前再读与三复,人从日边初到时。 斂手先问诸学士,骇目乍闚文字奇。 两制... |
| 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 |
| 多病眠常早,移灯近卧床。 重翻经验本,那有断情方。 树响秋先到,窗虚月正凉。 寂寥愁不寐,更漏以何长。 |
| 近人方驾厦,如客已惊秋。 |
| 白贲谁为偶,黄中自保真。 相看经发改,独领四时春。 |
| 赫赫威声震百蛮,昔携筐筥溷谷山。 无人为起文渊问,端的珠还薏苡还。 |
| 天风吹散铁桥花,白日江门卧钓槎。 欲问烟波旧消息,藤蓑今去落谁家。 |
| 旌阳旧山曲,书室构山前。 景物尘埃外,轩窗树石边。 宁惟集儒业,兼恐混神仟。 百行家门最,宜当世有贤。 |
| 白贲黄中自不群,冷霜凉露伴灵均。 集芳尚恨椒兰变,何况夭桃俗李春。 |
| 江关词赋旧凌云,何事深山早筑坟。 天上岂真无李贺,人今犹自说刘蕡。 西风归鹤空留恨,落日啼猿不可闻。 三十年前交谊在,独来披草荐溪蘋。 |
| 金僊子便是师师,高道宁容世网羁。 浩浩心田龙可扰,飘飘行止鹤应知。 尘机摆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时。 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莲花社有心期。 |
| 岁云暮兮阴凝,若有人兮亭亭。 玉质人兮黄中,淡无言兮含馨。 |
|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