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申圣节礼非常,躬率群臣上寿觞。 天子捧盘仍再拜,侍中宣过近龙床。 |
| 尚仪引见近龙床,御笔亲题墨色香。 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谢君王。 |
| 迢递金壶漏水长,轮更传点报君王。 诸宫各进进新果,尽著龙床驻夜香。 |
| 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
| 驾幸长春二鼓时,提灯驰报疾如飞。 上房供奉忙多少,才拭龙床布地衣。 |
| 夺得胡儿马便休,何须抵死觅封侯。 草鞋直挂龙床角,争似山间煨芋头。 |
| 听政勤劳抚万方,暂留行殿驻钱塘。 已将轮对规行事,更向龙床阅谏章。 |
| 龙床一绕定网宗,四海从兹信息通。 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疆封。 |
| 圣节逢秋玉露寒,午门祇候立千官。 官家未问东宫拜,欲上龙床受贺难。 |
| 一尺三寸汗脚,草鞋挂龙床角。 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忘礼乐。 一一沤里木平,稽首一沤前觉。 |
| 飞来峰下,龙床角畔。 用没意志一著,师僧遭他惑乱。 胡笳忽转阳春调,也有知音来合伴。 描邈将来,未得一半。 直饶即今此话大行,已是彼此两不著便。 |
| 削发村院里,僻陋少见闻。 信脚到南地,也作住山人。 龙床角畔脱空话,引得衲子如蜂屯。 思归未得,故国梦频。 殷勤藉汝将予去,且看梨花二月春。 |
| 平日郊邱事口谈,今朝相祀列星参。 大裘衮冕升南陛,小次龙床近午龛。 韦社去天真尺五,嵩神祀圣似呼三。 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 |
| 六院诸姨献宝新,天家生日幸宜春。 凤衫噀熨蔷薇露,晓进龙床喜称身。 |
|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 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 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 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 南山之净慈,佛照之真子,北磵老贼者耶。 |
| 草径江村人迹绝,白头病卧一书生。 窗间月出见梅影,枕上酒醒闻雁声。 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 後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
| 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傅。 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 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 祗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 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 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 更有祖宗傅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 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 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 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 |
| ...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 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 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 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 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阁子锁牙床。 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 |
|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勿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