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英晓拜汉恩新,五马腾骧九陌尘。 今日谢庭飞白雪,巴歌不复旧阳春。  | 
| 岭上英英向日开,帝乡情态自徘徊。 如何一施阳春雨,依旧无心归去来。  | 
| 歌妙累累若贯珠,历城惟祗数苏苏。 何当更唱阳春曲,为尔今宵倒玉壶。  | 
| 白玉帘开露气浮,芙蓉花近紫金钩。 阳春一曲无人识,空拂银筝下翠楼。  | 
| 粟玉开花颜色新,秋光未觉减阳春。 萧然不受风埃涴,知是高标可辟尘。  | 
| 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 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 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 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 
| 兵退田事始,夜来春雨匀。 向时耦耕者,十无三四人。 努力勿转徙,赦语如阳春。  | 
| 路入阳春境,杳然非世间。 初疑金菊岭,原是铁阬山。 日薄岚气重,天寒酒力悭。 人言兹地恶,我爱碧孱颜。  | 
| 少年血气暗消磨,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  | 
| 冥心无住着,水石澹幽居。 风物花含早,阳春鸟弄初。 病减烧丹灶,情欣种树书。 地偏非辟俗,林卧谷神虚。 ¤  | 
| 曾答雁门偈,为怜同社人。 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  | 
| 天柱几条支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 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分外吹。 明月断魂清霭霭,平芜归思绿迢迢。 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春风亦不消。  | 
| 抱膝长吟更短歌,百年身世易蹉跎。 事逢如意从来少,诗不惊人空自多。 暖日烘时花著子,东风吹后草成莎。 看渠天道无私覆,寒谷阳春有脚么。  | 
| 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素秋时节天地肃,荣秀丛林立衰促。 有同人世当少年,壮心仪貌皆俨然。 一旦形羸又发白,旧游空使泪连连。  | 
| 流落天涯偶失群,森列群仙下藐姑。 玉骨轻匀铅粉面,霜纨薄襯素罗襦。 两般谁识花开谢,一色中分香有无。 底事阳春藏不得,凝阴消尽转清癯。  | 
| 亭势孤高映小池,盘盘一道出林霏。 平诛岩腹草茅尽,直望海门烟火微。 树石满前供胜赏,溪山无处隐清晖。 宣城丽句人争诵,珍重阳春和者稀。  | 
| 楚之襄王问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 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 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 
| 相亲赖有楮先生,雪与阳春指顾成。 狐白温温疑伯仲,龟纹隐隐见纵横。 夜阑更作封章梦,晨起犹闻展卷声。 垂老未忘鑽故纸,三生习气太分明。  | 
| 陶公恒得法外意,张颠独悟书中神。 口耳不到方是妙,言动可拟皆非真。 寒泉冷冷出空谷,幽鸟主请鸣阳春。 政索解人不可得,举似俗子翻成嗔。  | 
| 未上亨衢独醉吟,赋成无处博黄金。 家人莫问张仪舌,国士须知豫让心。 照乘始堪沽善价,阳春争忍混凡音。 鹍鹏鳞翼途程在,九万风云海浪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