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上亨衢独醉吟,赋成无处博黄金。 家人莫问张仪舌,国士须知豫让心。 照乘始甚沽善价,阳春争忍混凡音。 鹍鹏鳞翼途程在,九万风云海浪深。  | 
| 阳春和气动。 贤主以崇仁。 布惠绥人物。 降爱常所亲。 上堂相娱乐。 中外奉时珍。 五味风雨集。 杯酌若浮云。  | 
| 幼妇传来旧受辛,知君满腹贮阳春。 寿星台宿应同邑,草圣诗仙合一人。 紫橐禁中留赋咏,白莲社里炼丰神。 谁言林下长闲得,左席犹虚待秉钧。  | 
| 天与晴来抵万金,更逢诗伯共登临。 辍公一夜楞严讲,慰我十年方广心。 白雪阳春虽寡和,高山流水有知音。 石桥天下无双景,好尽平生得处吟。  | 
| 句织天机字字难,冥搜长在寂寥间。 每惊白雪阳春变,未放光风霁月闲。 子美到今谁是史,仲尼亡后不曾删。 衰吾欲话平生志,安得重逢饭颗山。  | 
| 阳春白雪非难和,藻鉴水壶岂足观。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栏干。  | 
| 青青池边树,岁久独婆娑。 鸣蜩炎暑时,爱此清阴多。 西风一披拂,颜色已非故。 朝看一叶飞,暮落浑无数。 叶落毕归根,明年发阳春。 人生岂长好,日月如飞轮。  | 
| 濯龙门外主家亲,鸣凤楼中天上人。 自有金杯迎甲夜,还将绮席代阳春。  |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卧拥明衣席未安,斋郎早已报登坛。 君王行处阳春在,不用灵犀辟夜寒。  | 
| 屋小书千古,身闲心五湖。 从人笑迂阔,于道转清孤。 涯涘观诗砚,阳春借酒壶。 江边折黄菊,共感老头颅。  | 
| 十载更麾节,阳春万里同。 时时逢蜀士,一一话文翁。 到处留遗爱,诸郎守教忠。 庆源知未艾,往日有阴功。  | 
| 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 岂不有阳春,节岁聿其周,君何爱重裘。 兼味养大贤,冰食葛制神所怜。 填窗塞户慎勿出,暄风暖景明年日。  | 
| 阳阳春物已离披,豺虎纵横万事违。 沉痛新阡一来省,却随江燕又西飞。  | 
| 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荷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 
| 嗣圣登皇极,真儒秉大钧。 三宫方恺乐,万宇浸熙淳。 碧落龙髯去,青山马鬣新。 衣冠同堕泪,桃李失阳春。  | 
| 静坐闲窗对短檠,曾将往事广搜寻。 也题流水高山句,也赋阳春白雪吟。 世上是非难入耳,人间名利不关心。 编成风月三千卷,散与知音论古今。  | 
| 两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 东风解发阳春意,放出落花啼鸟天。  | 
| 默坐不复出,浮云入朝阴。 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 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 
| 异县伤流落,同官及老成。 诗书尚家法,谱系更宗盟。 岁暮一樽酒,阳春千里行。 双旌定何处,抚字振新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