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鲙炙

读音:kuài zhì

繁体字:鱠炙

意思:(鲙炙,鲙炙)

 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唐·姚合《过张邯郸庄》诗:“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唐·陆龟蒙《村夜》诗之二:“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
 
 2.比喻美好的诗文为人称赞。
  ▶宋·吴垧《五总志》:“时人鲙炙,以为切对。”参见“脍炙”。

解释: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2.比喻美好的诗文为人称赞。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kz

【拼音】kuàizhì

【包含鲙炙的诗词】
《过张邯郸庄》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上一篇
鲙缕
下一篇
鲙具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