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péng máo
繁体字:蓬茅
意思:亦作“蓬茆”。 1.蓬草和茅草。比喻低微、贫贱。常用作自谦之词。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今以王姬之贵,下嫁蓬茅之士。” ▶宋·曾巩《明州谢到任表》:“倾葵藿之一心,极蓬茆之丹恳。” ▶明·梁辰鱼《浣纱记•迎施》:“念贱妾今还在幼龄,寒微未脱蓬茅性。” 2.犹蓬居。 ▶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
解释:1.亦作"蓬茆"。 2.蓬草和茅草。比喻低微﹑贫贱。常用作自谦之词。 3.犹蓬居。
详细释义:茅屋。形容屋舍简陋。唐?杜荀鹤?山中寡妇诗:『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造句: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诗:“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夫因兵死守蓬茅,麻
首字母缩写:pm
【拼音】péngm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