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ī cǎo
繁体字:披草 意思:拨开荒草。谓隐居者相互交往或对隐居者的访问。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 ▶《晋书•文苑传•袁宏》:“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解释:1.拨开荒草。谓隐居者相互交往或对隐居者的访问。
造句:闻帝好仙,披草盖而来谒帝焉。苫草还是披草房的上好材料。”⑤庾信赋:“纷披草树。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文
首字母缩写:pc
【拼音】pīcǎo
【披草开头的诗词】
《草衣文殊赞》
披草衣,执具书。 面不洗,头不梳。 是文殊,非文殊。 拟议台山路转迂。
【包含披草的诗词】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