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ó yì
繁体字:駁異 意思:(驳异,驳异) 亦作“駮异”。 1.驳杂歧异。 ▶《后汉书•张奋传》:“臣以为汉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駮异。” ▶《宋书•礼志一》:“黄初以来,诸儒共论正朔,或以改之为宜,或以不改为是,意取驳异,于今未决。”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石经》:“后汉·明帝时,公卿言五经駮异,请开吕不韦冢,是未焚
造句:著有《反驳阿里乌派》、《驳异端》等。他游历各处,到处反驳异端邪说和犹太教。1533年莫尔写了两本替自己辩护和反驳异端的著作。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
首字母缩写:by
【拼音】bóy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