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bó dàng
繁体字:渤盪 意思:(渤荡,渤荡) 涨潮。 ▶《文选•木华〈海赋〉》:“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一本作“渤涌”。 ▶李周翰注:“渤涌,鼓潮也。”一说,为水沖激声。 ▶清·吴文英《吴下方言考》卷八:“案渤荡,水冲激声,言因冲激遂成汜也。今吴中形冲激应声曰渤荡。” 解释:1.涨潮。《文选.木华》"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一本作"渤涌"。李周翰注"渤涌﹐鼓潮也。"一说﹐为水冲激声。
造句:今吴中形?激应声曰渤荡。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2)又如:渤溢(水涌起的样子);渤荡(涨潮)。【示例】:《文选?木华〈海赋〉》:“枝岐潭瀹,
首字母缩写:bd
【拼音】bódàng
【包含渤荡的诗词】
《雪晴》
溟渤荡无垠,东嵎挂日输。 风云始回驭,天地不飞尘。 气动千峰翠,光浮万瓦鳞。 南亭一驻马,十里望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