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āo wěi
繁体字:燒尾 意思:(烧尾,烧尾)
1.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烧尾。一云新羊入群,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中宗时,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户部侍郎赵彦昭 解释:1.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
2.唐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
3.喻显达。 详细释义:1.唐时初拜官职的大臣,依例设宴献食,以表庆祝酬谢,称为『烧尾』。见新唐书?卷一二五?苏?传。 2.唐代士子登第,必设盛筵欢聚,称为『烧尾』。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烧尾。 3.比喻人显达。唐?许浑?晚登龙门驿楼诗:『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造句:烧尾宴上美味陈列,佳肴重叠。烧尾即登龙门、高人一等之意。此外,烧尾又有登龙门一说。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
首字母缩写:sw
【拼音】shāowěi
【包含烧尾的诗词】
《蛙》
熟梅天气雨初收,何处蛙声隔水楼。 鼓吹翻嫌惊好梦,公私谁为乱闲愁。 薰风候已违花信,碧草凉应动麦秋。 赤鲤闻雷争变化,尔能烧尾跃云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