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仙茅 英语:Curculigo orchioides 意思:亦作“僊茅”。 解释:1.亦作"僲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详细释义:植物名。石蒜科仙茅属。多年生草本,叶似茅,茎高四五寸,开黄花,形如栀子,不结实,根有节,色黄多涎,可入药。原产于西域,今四川、浙江、云南、广东等地皆有。梵语为河轮勒陀。 造句:党参仙茅何首乌当归艾叶等十一味。仙茅叶片的组织培养及其细胞学观察[成份] :益母草、党参、仙茅、仙灵脾等 首字母缩写:xm 【包含仙茅的诗词】
《水调歌头·日暖唐宫绣》
日暖唐宫绣,云绚鲁台观。 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霭中山。 逸老堂前戏彩,新抱玄孙弥月,红字写眉间。 八十庆公寿,添撇更成千。 寿中星,人中杰,酒中仙。 功名富贵,事业分付子孙贤。 赢得濠梁真乐,剩有陶园佳趣,杖屦日安闲。 第恐非熊兆,好事逼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