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āo lì
繁体字:夭厲 意思:(夭厉,夭厉) 亦作“夭疠”。 因遭疾疫而早死。 ▶《管子•侈靡》:“人君寿以政年,百姓不夭厉。” ▶尹知章注:“厉,发疾也。” ▶《汉书•严安传》:“草木畅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厉,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厉,病也。” ▶晋·挚虞《贤良对策》:“日月失行,夭疠不戒,此则阴阳之事,非吉凶所在也。” 解释:1.亦作"夭疠"。
2.因遭疾疫而早死。 详细释义:1.灾疫等不祥的事物。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亦作『妖厉』。 2.夭死、患病。汉书?卷六十四下?严安传:『草木畅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民不 夭厉,和之至也。』 [似]1.瘟疫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l
【拼音】yāol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