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ù bàng
繁体字:鷸蚌 意思:(鹬蚌,鹬蚌)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得入关,据蒲津而屯永丰,阻崤·函而临伊·洛,东看群贼鹬蚌之势,吾然后为秦人之渔父矣。” ▶清·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使我驾驭得宜,操纵有法,则彼且为我用,使为鹬蚌可也,使为冰炭可也。”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解释:1.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造句:鹬蚌相争。这一切都要归咎于美国和日本寄希望于中国利益受损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心态。
首字母缩写:yb
【拼音】yùbàng
【包含鹬蚌的诗词】
《对酒》
齐瑟未工,楚玉奚辨。 千仞蒙<矢敫>,一枝规晏。 箕毕各肠,鹬蚌交患。 枕边蝴蝶,隙中鹏璟。 南阳结庐,西蜀焚栈。 感兹醍醐,殉我皤弁。 此乾此坤,此丘此涧。 何虑何营,何真何赝。 化凿为天,击唾成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