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亦作“ 濊貉 ”。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名。《汉书·匈奴传上》:“是时 汉 东拔 濊貉 、 朝鲜 以为郡。”《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东攠 乌桓 ,蹂轔 濊貊 。” 李贤 注:“ 濊貊 ,东夷号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 汉 匈奴 贤王有左右,一居东方以接 濊貊 ,一居四方以接 氐羗 。” 读音:wèi mò 首字母缩写:hm 【包含濊貊的诗词】
《耒病臂比已平独挽弓无力客言君为史官何事挽》
君不见吾乡少年曹子桓,文章七步相后先。 有时掷笔事弋猎,邀轻截骏驰平原。 濊貊名弓燕代马,射雉归来燕清夜。 一闻惊倒荀令君,何物书生乃知射。 我虽把笔笑腐儒,束腰待悬玉鹿庐。 自从病臂忧亲友,百嗜为之心一枯。 降疠无名天悔祸,夺之而与复完躯。 但惭未使杯安肘,犹负当年门挂弧。 便使凄凉身未伏,略闻弓马气犹粗。 莫谓早衰须袖手,将军臂折尚平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