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吏理

引用解释

1.指为政之道。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於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各知。” 唐 元稹 《李从易宗正丞制》:“以尔天属谨良,修明吏理,检身好学,有儒者法仪。”

2.指官吏理事的才能。《旧唐书·裴垍传》:“及作相之后,恳请旌别淑慝,杜絶蹊径,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

读音:lì lǐ

首字母缩写:ll

【拼音】

【包含吏理的诗词】
《正乐府十篇·贪官怨》
国家省闼吏,赏之皆与位。
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
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伤哉尧舜民,肉袒受鞭箠。
吾闻古圣王,天下无遗士。
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义。
国家选贤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禄仕。
何不广取人,何不广历试。
下位既贤哉,上位何如矣。
胥徒赏以财,俊造悉为吏。
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
上一篇
吏部
下一篇
吏科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