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亦称“ 竹批耳 ”。 古代《相马经》称良马的双耳为“耳如削竹”、“耳如杨叶”。意谓其双耳外形小而尖削,犹如被斜削的竹筒,或如杨树的叶片。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 胡 马 大宛 名,锋稜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仇兆鳌 注:“ 贾思勰 《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鋭,犹如斩竹筒。’ 黄注 :批竹,即《马经》‘削筒’。批,削也。 卢 注: 太宗 敍十驥,耳根尖鋭,杉竹难方。‘竹批双耳峻’本此。” 宋 楼钥 《题高丽行看子》诗:“竹批双耳风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齐。”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昂昂八尺阜且伟,首扬渴乌竹批耳。”渴乌,古代吸水的竹筒。 读音:zhú pī shuāng ěr 首字母缩写:zpse 【竹批双耳开头的诗词】
《题高丽行看子》
竹批双耳风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齐。 相随西去皆良种,撼首势窜迎风嘶。 丹青不减陆与顾,丽人传来译通语。 装为横轴看且行,云是韩干非虚声。 圉人乘马如乘鹤,人马相谙同呼啄。 中有二匹真游龙,爬梳迥立绿杨风。 贾胡携金赎此马,亟呼工人临旧画。 我诗无分到三韩,写向新图时自新。 【包含竹批双耳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