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墨綬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春步西园见寄》:“今年太守尤难继,慈爱聪明惠利人。” 2.指恩惠利益。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由拾遗公而使天子不尽得良臣,君子不尽得显位,人庶不尽被惠利,其害不为细,必望审察而远思之。” 李大钊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此时科学上有所发明普及的工人,才能得到他的惠利。” 3.犹伶俐。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玄宗 ﹞初以 林邑国 进白鸚鵡,惠利之性特异常者,因暇日以金锦饰之,示於三相。” 读音:huì lì 首字母缩写:hl 【用惠利造句】
1、本文拟对这一领域中的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进行哲学分析,以引玉之砖,促进国内哲学界对于动物行为学进展及其哲学问题的关注。 【包含惠利的诗词】
《出郊观稼》
数月两出郊,劝农复观稼。 始言麦垄春,今已稻畦夏。 女红彩紝余,丁黄耘耔暇。 暄凉虽不齐,晴雨倏忽乍。 百丰未为多,一歉诚所怕。 蠲逋广上恩,平糶裁米价。 毫发可及民,岂不念夙夜。 昔有王长官,筑堰它山下。 惠利久益博,神灵此其舍。 泓深或龙蛰,坚屹无蚁罅。 定为三七分,酾为数十汊。 石梁贯云涛,谁敢著足跨。 流沙从何来,疑有物驱驾。 人力几淘浚,壅淤仍障壩。 旦功终此惠,运河沙而变化。 视古谁比方,郑白其流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