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ào dǐng
繁体字:郜鼎 意思:春秋·郜国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宋国取去。 ▶宋又将此鼎贿赂鲁桓公,桓公献于太庙。 ▶《左传•桓公二年》:“﹝宋﹞以郜大鼎赂公……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 ▶《左传•桓公二年》:“郜鼎在庙,章孰甚焉?”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清·谭嗣同《邹砚铭序》:“抚物追悼,幸不坠失,窃取虢钟郜鼎之 解释:1.春秋郜国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被宋国取去。宋又将此鼎贿赂鲁桓公,桓公献于太庙。亦称"郜大鼎"。 详细释义:郜国所铸大鼎。后泛指国家重器。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造句:郜鼎在庙,章孰甚焉!郜鼎在庙,章孰甚焉?后人立“郜鼎遗迹”碑于郜址,以示纪念。郜鼎:1.春秋郜国造的宗庙祭器,以为
首字母缩写:gd
【拼音】gàodǐng
【包含郜鼎的诗词】
《寿台州黄守》
千载初平庆未穷,本支今复见仙翁。 当年郜鼎争尤力,此日于门报已隆。 政尚宽和承祖烈,量涵清浊称家风。 赐金增秩知非晚,行看丝纶下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