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转、月窟光飞,低衬碧霄相映。
意思:天河转、月窟光飞,低衬碧霄相映。
出自作者[元]王吉昌的《永遇乐·机括独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道家修行的一种境界,特别是与道家哲学中的“道”和“禅”相关的修行。作者通过描绘一种超脱尘世、超越自我、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崇敬和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机括独行,犹然形累”,这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虽然独自一人,但仍然感到身体上的束缚和累赘。这暗示了修行者需要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接着,“庄严神正”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庄重和正念,这是道家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庄重意味着修行者对自我和宇宙的尊重,正念则是指修行者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正念,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诸漏牢封,万缘齐剪”这两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烦恼的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里的“诸漏”指的是各种烦恼和束缚,而“万缘”则是指一切外在的牵绊和束缚。修行者通过关闭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越。
“豁达开心镜”则是指修行者的内心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清晰地反映外界的一切,不受外界的影响。这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通过内心的清净和超越,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禅关打破”意味着修行者已经突破了禅定的障碍,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壶春深入”则是指修行者已经深入到内心的世界,探索自我和宇宙的本质。“万象拱环七政”则是指宇宙万物都围绕着宇宙的本质运转,这是道家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体现。
最后,“天河转、月窟光飞,低衬碧霄相映”描绘了宇宙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境界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与宇宙本质相融合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道家哲学的精神追求和修行境界,表达了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宇宙、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