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堵墙观矍图,公卿缙笏诵阿房。
意思:士子一堵墙看林图,公卿插笏板诵读阿房宫。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陈德刚舍试》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消负笈趁槐黄,解褐惟于孔庙堂。士子堵墙观矍图,公卿缙笏诵阿房。》是一首描绘古代科举考试情景的诗。它通过生动描绘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以及中举后的喜悦和期待,展现了古代读书人的艰辛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敬仰和对科举制度的赞美。
首联“不消负笈趁槐黄,解褐惟于孔庙堂。”描述了科举考试的情景和士子们的追求。“槐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标志,而“解褐”则是指脱去平民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正式服装,进入官场。这句诗表达了士子们为了追求功名而不辞辛劳,他们背负着书籍,挤在庙堂前等待考试的机会,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颔联“士子堵墙观矍图,公卿缙笏诵阿房。”进一步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场景,士子们像一堵墙一样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考试的过程,期待着自己的命运。而公卿缙笏则在旁边诵念着阿房宫的故事,暗示了士子们对科举制度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憧憬。
颈联“里中巨擘推吾子,阙下诸生有此郎。”表达了士子们的相互支持和鼓励,他们互相推举、鼓励,期待着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对年轻士子的赞美和期待,他们有才华、有潜力,有望成为未来的领袖和人才。
尾联“鹤发慈亲倚门待,锦标夺得早还乡。”表达了中举后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孝顺的情怀。这句诗描绘了白发苍苍的父母在家门口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孝顺和感恩的情感。如果能够夺得锦标,一定要早点回家报喜,让父母为之骄傲和自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读书人的艰辛和追求,以及对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的赞美。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年轻士子的赞美和期待,以及对孝顺和感恩情感的颂扬。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