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证道歌·证道歌》 无罪福,无损益,不消更念波罗蜜。

无罪福,无损益,不消更念波罗蜜。

意思:没有罪福,没有损失,不消再念波罗蜜。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无罪福,无损益》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追求内在精神修养的境界。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这首诗开篇即点明主题——无罪福,无损益。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既不是完全否定世俗的功利追求,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追求虚无。这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接着,“不消更念波罗蜜”一句,“波罗蜜”是佛教用语,指修行成佛的智慧。诗人在此表示,不需要再执着于追求外在的修行成果,即所谓的“念波罗蜜”。这是一种对修行成果的超越,不再被外在的成就所束缚,而是追求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念来年久却成魔”一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来揭示人性的弱点。如果过度执着于追求外在的成就,忽视内心的自我提升,久而久之,就会陷入自我矛盾和困惑之中,甚至可能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成为自己的“魔鬼”。 最后,“返谤修行无圣力”一句,“返谤”意为反批评和反质疑。诗人在此表示,修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他人的质疑和批评,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修行方式都不同,所以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也不要试图用权威来压制不同的声音。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修正,才能真正获得内在的成长和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追求内在精神修养的人生观。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在的成就所束缚,而是要注重内心的自我提升和超越。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声音,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这种人生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也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更加完整和真实的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罪福,无损益,不消更念波罗蜜。
念来年久却成魔,返谤修行无圣力。

关键词解释

  • 波罗

    读音:bō luó

    繁体字:波羅

    英语:pineapple

    意思:(波罗,波罗)

     1.即虎。古代南诏语。
      ▶唐·赵叔达《星回节避风臺骠信命赋》诗:“法驾避星回,波罗毘勇猜。

  • 波罗蜜

    (1).亦作“ 波罗密 ”。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六波罗蜜,能令人渡慳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罗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
  • 不消

    读音:bù xiāo

    繁体字:不消

    英语:To not need.

    意思:
     1.抵不上;不当。
      ▶《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王毛仲》:“出其儿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

  • 无罪

    读音:wú zuì

    繁体字:無罪

    短语:无精打采 无家可归 无可厚非 无权

    英语:innocence

    意思:(无罪,无罪)

     1.没有罪过;没有犯罪。

  • 损益

    读音:sǔn yì

    繁体字:損益

    英语:profit and loss

    意思:(损益,损益)

     1.增减;盈亏。
      ▶《易•损》:“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