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非随俗尚,心故有天知。
                        
                         
                            
意思:学习并不是随着风尚,心所以有天知。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挽李中甫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品格高洁、学识渊博、不随波逐流的诗人所敬仰的人物。
首句“圭玉身无玷,春风物自熙。”中,诗人以圭和玉比喻诗人的敬仰人物,表达出他品格高洁,无瑕疵的形象。圭和玉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象征高贵和纯洁的物品,此处用来形容人的品格,形象生动。春风物自熙则描绘出一种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象征着世间美好。
“学非随俗尚,心故有天知。”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人物有着不同于流俗的学识和品格,他的心性有着独特的认知和判断,这是只有天知道(即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这里表现出他的敬仰人物有着独立思考和坚持的精神。
“里社成邹鲁,交游不惠夷。”里社成邹鲁,描绘出他的敬仰人物在乡里中如同邹鲁般的影响力,他的人格和学识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交游不惠夷则表达出他的敬仰人物的人际关系并不趋炎附势。
最后,“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表达出诗人对这位敬仰人物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美好易逝的感慨。众美兼具的人生凋零落寞,令人悲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和赞美诗人的敬仰人物的品格、学识和影响力,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