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僧》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

意思:柳拂池光一点清凉,紫方袍袖杖藜行。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寄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柳池边漫步,思考,以及与自然互动的情景。 首句“柳拂池光一点清”描绘了柳树在池边轻轻拂过的景象,池水清澈见底,水面上的倒影仿佛是一点清新的绿色。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悠闲。 “紫方袍袖杖藜行”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他可能是一位官员或者文人,身着紫色的官袍,手持拐杖,漫步在柳池边。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诗人的活动,“偶传新句来中禁,
谁把闲书寄上卿?”他偶尔从宫中传出新的诗句,或者有人把他的闲书寄给他的朋友。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创作和社交生活,也暗示了他的自由和独立。 “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根倚靠着锡制的拐杖,敲击着石面,引发了碎云和微风的景象。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闲适和自然环境的美妙。 最后一句“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泊,他可能对朝廷的诏令并不关心,更喜欢欣赏自然的美景和思考人生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在柳池边漫步、思考和与自然互动的情景。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的独立和自由。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
偶传新句来中禁,谁把闲书寄上卿?
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

关键词解释

  • 一点

    读音:yì diǎn

    繁体字:一點

    短语:星 点 花 点子 星子

    英语:a bit

    意思:(一点,一点)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 方袍

    读音:fāng páo

    繁体字:方袍

    意思: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唐·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