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入香山院对月 大和六年秋作。》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意思:我住在香山开始到晚上,秋季逢白月正圆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入香山院对月 大和六年秋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香山秋夜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首句“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诗人以平实而质朴的笔墨,描绘了他在香山居住已久,初到夜晚,遇到明月皎洁的场景。住香山,表明诗人对香山的熟悉和喜爱。初到夜,暗示了诗人已经习惯了香山的日常生活,但对新一天的开始,仍然充满期待和新鲜感。秋逢白月正圆时,则是对这个特殊夜晚的描绘,秋天的夜晚,遇到明月皎洁,圆润无缺,更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这两句诗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和归宿。诗人说从今以后,这里的月亮就是我的月亮,这里的清光就是我的清光。诗人对这里的月色如此深情,以至于他忍不住要问问清光,你是否知道我对你的喜爱?这里,“清光”既是月亮的光华,也是诗人内心的澄明和情感的外化。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将他对香山秋夜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它以秋夜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香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的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香山

    读音:xiāng shān

    繁体字:香山

    英语:Fragrance Hill (a park in Beijing)

    意思:
     1.山名。
      (1)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之东。

  • 月正

    读音:yuè zhèng

    繁体字:月正

    意思:I
    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周贺《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II
    正月。
       ▶《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