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一作林)亭有怀》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意思:当年同在鸾桥上,出现在朱阑咏柳绵。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一作林)亭有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相思之情的诗,通过对往昔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牵挂。 首联“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诗人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在往昔,我们一同在鸾桥上,倚着朱栏咏柳绵,充满了欢声笑语。而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来到香径里,无人迹只有苔钱。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思念。 颔联“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诗人用具体的数字,如三千里、四五年,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这种思念之情,让人感到心痛。 颈联“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诗人想象远方亲人在他乡遇到佳节时,也会感到孤独和凄凉。这种想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牵挂。诗人通过具体的数字和想象,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真实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通过具体的数字和想象,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真实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往年

    读音:wǎng nián

    繁体字:往年

    短语:已往 往常 往昔 昔日 旧时 往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过去 往时

    英语:in former years

    意思:

  • 柳绵

    读音:liǔ mián

    繁体字:柳綿

    意思:(柳绵,柳绵)
    亦作“柳棉”。
     柳絮。
      ▶唐·李商隐《临发崇让宅紫薇》诗:“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臺。”
      ▶宋·苏轼《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