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粥了也,洗钵盂去。
意思:吃粥了啊,洗钵碗去。
出自作者[宋]释心月的《偈颂一百五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三月二十五,芳春余几许。”描绘了三月二十五日的春天,是春天最美好的时刻之一,然而诗人却问“芳春余几许”,即春天还有多少时间。这种反问的方式,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表达了对春天的珍视和留恋。
“一道平常心,颠言及倒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他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即使面对春天的美好和时光的流逝,他也能够以颠倒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平常心和颠倒的语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谩道举手摘杨花,那知漫空飞柳絮。”诗人用杨花和柳絮来比喻春天的美好,但要摘取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不容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生活中的美好需要我们去珍惜和把握,而不能轻易放弃。
“趁流光,猛提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提醒我们要抓住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喫粥了也,洗钵盂去。”这两句话体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吃粥、洗钵盂,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的平常心、颠倒的语言和珍惜时间的态度,都体现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