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吴冲卿秋虫》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意思:老百姓只有努力收获,不见田地荒芜。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吴冲卿秋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通过描述织妇、秋虫、老鼠等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联“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描绘了梧桐树叶尚未凋零,露水滴落玉井床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感觉。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里胥,指乡村的小吏,这里以秋虫比拟,形象地描绘了秋夜中蟋蟀的鸣叫声,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何苦忙”三字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不满和哀叹。 颈联“苒苒机上丝,入夜为鼠伤”,通过描述织妇辛苦工作,但成果却被老鼠窃取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无奈。 随后,诗中通过描述织妇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她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和呼吁,希望他们能够关注民生,减轻人民的负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象和劳动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人民的负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
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
苒苒机上丝,入夜为鼠伤。
织妇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闻草根声,膏入然肝肠。
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岂知裒敛人,督责务健强。
所以机中女,心斗日月光。
年年租税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无不由此戕。
吴侯当厅时,静坐爱初凉。
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
繁鸣杂螇螰,感怆情不皇。
况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
意虑宜恤物,以慰众所望。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田畴

    读音:tián chóu

    繁体字:田疇

    英语:field; farmland

    意思:(田畴,田畴)

     1.泛指田地。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下民

    引用解释

    百姓;人民。《诗·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史记·循吏列传》:“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天祐下民而作之君,岂使之自纵其欲哉!”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