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李少府》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意思:著述凌江山,声音华满冰雪。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酬李少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一位贤能的官员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首段描绘了诗人身处边塞,面对着荒凉、苍茫的景色,不禁感叹出塞的艰辛和离别的痛苦。他无法表达对那位贤人的思念之情,因为他们的道义和理想在客中相逢,却又在别离中分离。这种情感上的冲击和矛盾,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惊愕和痛苦。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继续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情,他每天捧着美玉般的诗句,思念之情无休无止。他怀念的那位官员虽然官职不高,但整个时代都推崇他的高尚节操。他著述丰富,声名远扬,他的言行和精神在江山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声华如同冰雪般纯洁。当他登上蓟丘,眺望四周时,他感到一种悲壮的气氛。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那位贤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他通过描绘那位官员的高尚节操和声名远扬,表达了对那些有志之士的赞美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它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那位贤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声华

    读音:shēng huá

    繁体字:聲華

    意思:(声华,声华)
    犹言声誉荣耀。
      ▶《淮南子•俶真训》:“今夫积惠重厚,累爱袭恩,以声华呕符妪掩万民百姓,使知之訢訢然人乐其性者,仁也。”
      ▶唐·白居易《晏坐

  • 江山

    读音:jiāng shān

    繁体字:江山

    短语:国家 国度 邦 国

    英语:country

    意思:
     1.江河山岳。
      ▶《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

  • 冰雪

    读音:bīng xuě

    繁体字:冰雪

    英语:ice and snow

    意思:I
    形容肌肤洁白滑润。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

  • 述作

    读音:shù zuò

    繁体字:述作

    意思:
     1.《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着作。
      ▶《后汉书•班彪传》:“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