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景彝对月》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意思:我惭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根。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景彝对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它以风雨过后的晴天景象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圆月升起、星河洒落的夜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景色下的感慨。 首联“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描绘了风雨过后的景象,风雨过后的凉意和晚云消散后的晴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诗句“斗晴”形象地表达了晚云消散后天空的晴朗和明净。 颔联“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进一步描绘了夜空的景象。浮埃洗净,天空显得格外宁静,圆月突然在树头升起,显得格外明亮。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夜空的美丽景色。 颈联“草根虫穴吃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了周围的景象,描绘了草地下的虫穴和屋角下的星河,显得格外清晰和宁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尾联“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当值的西垣侍臣,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岁的忧虑。诗句“景寒霜鬓两三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年岁的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过后的晴天景象和夜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光的感慨和忧虑。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
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
草根虫穴吃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西垣

    读音:xī yuán

    繁体字:西垣

    意思:
     1.犹西城。
      ▶《南史•齐纪上•高帝》:“帝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乃索白虎幡,登西垣。”
     
     2.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 霜鬓

    读音:shuāng bìn

    繁体字:霜鬢

    英语:grey temples

    意思:(霜鬓,霜鬓)

     1.《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二》:“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

  • 侍臣

    读音:shì chén

    繁体字:侍臣

    意思:侍奉帝王的廷臣。
      ▶《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唐·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

  • 寒霜

    读音:hán shuāng

    繁体字:寒霜

    意思:寒冷的冰霜。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若以参星为虎,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
      ▶唐太宗《赋得临池竹》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