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花鸭》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意思:稻粱沾你在,决意没有先鸣。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花鸭》

全文赏析

花鸭无泥滓①,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②,黑白太分明③。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梁沾汝在,作意莫先鸣④。

  (【卢注】此章即渔父独醒之意。独立、分明,是花鸭之皭然自异处。然惟独立,故群心皭。惟分明,故众眼惊。且既沾足稻梁,又何须先鸣以取忌乎。上四,作称羡之词。下四,作警戒之词。“羽毛知独立”,谓群羽之中,知其独立。群心、众眼,指诸鸭言。花鸭当食必呜,但戒其毋先耳。鹤云:公自喻以直言受妒,出居于外,虽有一饱之适,犹以先鸣为戒。)。

  ①《抱朴子》:“虚谈则口吐冰霜,行己则守污泥滓。”②《鹦鹉赋》:“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朱超诗:“独立不成群。”③《汉书·薛宣传》:黑白分明。《会稽典录》:张温死,诸葛武侯曰:“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④《尸子》:“战如斗鸡,胜者先鸣。”顾宸曰:丁香,立晚节也。丽春,守坚操也。栀子,适幽性也。鶒,遣留滞也。花鸭,戒多言也。此虽咏物,实自咏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先鸣

    读音:xiān míng

    繁体字:先鳴

    意思:(先鸣,先鸣)

     1.首先鸣叫。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平阴之役,先二子鸣”晋·杜预注:“十八年,晋伐齐,及平阴。
      ▶州绰获殖绰、郭最。故自比

  • 稻粱

    读音:dào liáng

    繁体字:稻粱

    意思: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史记•礼书》:“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空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