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意思:虽然说挂剑来坟上,也担心藏书在壁中。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哭江西处士陈陶》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虽云挂剑来坟上,
亦恐藏书在壁中。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是由一位富有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人所写。
首联“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生命的长度并非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像那位在溪边垂钓,吟诗赏月的隐者一样,悠然自得,老而弥坚。
颔联“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观的独特理解。他可能认为,即使生命已经结束,我们留下的记忆和精神财富仍然可以在人们心中长存。因此,他可能并不害怕死亡,反而可能期待在另一个世界与他的朋友再次相见。
颈联“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诗人可能是在赞美那些有卓越才华和独特个性的生命,即使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的精神和风范仍然可以激励后人。
尾联“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诗人在此点明了主题,他认为“齐物”是《庄子》中的重要思想,即万物平等,生死本无区别。这也是诗人对人生的理解:无论生死,人生都应无异于其他事物,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和创造。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生死本无异同,我们应该活出自我,活出精彩。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