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溪生日二首》 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

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

意思:晚上分别为农民同保社,从前一起谒见皇帝入承明。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竹溪生日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两位老翁虽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精悍的精神,他们的笔力纵横,可以驾驭鲸鱼般的巨幅。他们晚年选择为农,共同参与社会团体,过去曾一同朝见皇帝,现在则期待着在余生中看到太平盛世。诗中还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是文章家中的稀世之才,可以引领其他文人雅士。 首联“两翁虽老殊精悍,笔力纵横可掣鲸。”描绘了两位老翁的精神状态和写作能力。他们虽然年纪已高,但仍然保持着精悍的精神,笔力纵横,可以驾驭鲸鱼般的巨幅。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颔联“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描绘了两位老翁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曾经的经历。他们晚年选择为农,共同参与社会团体,表达了他们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曾经一同朝见皇帝,表达了他们曾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贡献。 颈联“不嫌华发称遗老,犹冀馀年看太平。”表达了两位老翁对于自己年老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不嫌弃自己已经变老,仍然期待着在余生中看到太平盛世。这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信心。 尾联“从古文章家鲜继,弓寮自可主齐盟。”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老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文人雅士的期望。诗人在这里将两位老翁比作弓寮,弓寮是古代射箭比赛的主持人,代表着他们对于其他文人雅士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老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忠诚、责任和未来的思考和期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翁虽老殊精悍,笔力纵横可掣鲸。
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
不嫌华发称遗老,犹冀馀年看太平。
从古文章家鲜继,弓寮自可主齐盟。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保社

    读音:bǎo shè

    繁体字:保社

    意思: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
      ▶宋·刘克庄《贺新郎•癸亥九日》词:“留得香山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怅谁伴、先生情话。”
      ▶金·元好问《刘光甫内卿新居》诗:

  • 承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承明

    意思: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刘向《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