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中夜行》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意思:阴云正飘飘摇摇,落月没有光芒。

出自作者[唐]吴筠的《舟中夜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江上的航行经历,表达了他对艰险的恐惧和对忠诚的信仰。 首句“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中,“榜人”指的是船夫,他们熟悉江路,意味着作者能够顺利地乘船前行。“挂席”则是指乘船,用草席做帆,是古代乘船的一种方式。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色中乘船出发,开始漫长而艰险的旅程。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描绘了作者在夜色中航行的情景。由于天色昏暗,他几乎无法辨别洲渚(水中陆地)的形状,只能听到风浪的声音令人惊恐。这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艰险。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这两句诗描绘了恶劣的天气,乌云飘摇,月光暗淡。这种环境进一步增加了旅程的危险性。 然而,尽管作者感到恐惧和艰险,他并没有放弃。在“岂不畏艰险”这句中,他表达了自己的恐惧和担忧,但他也强调了他所依赖的是他的忠诚。这种忠诚可能是对他所信仰的事物的忠诚,也可能是对他自己的忠诚,不愿意在困难面前屈服。 最后,“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念。他期待着黎明,期待着看到新的日出,象征着希望的曙光。这也表明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尽管现在面临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艰险的旅程中,尽管恐惧和担忧,但他仍然坚守忠诚,期待着光明的未来。这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
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

关键词解释

  • 光晶

    读音:guāng jīng

    繁体字:光晶

    意思:
     1.光辉;明亮。
      ▶唐·吴筠《舟中夜行》诗:“阴云正飘飖,落日无光晶。”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有人见竖子在洛水中洗马,顷之,见一物如白练带,

  • 阴云

    读音:yīn yún

    繁体字:陰雲

    短语:

    英语:dark clouds

    意思:(阴云,阴云)

     1.天阴时的云。
      ▶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