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中夜行》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
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江上的航行经历,表达了他对艰险的恐惧和对忠诚的信仰。 首句“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中,“榜人”指的是船夫,他们熟悉江路,意味着作者能够顺利地乘船前行。“挂席”则是指乘船,用草席做帆,是古代乘船的一种方式。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色中乘船出发,开始漫长而艰险的旅程。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描绘了作者在夜色中航行的情景。由于天色昏暗,他几乎无法辨别洲渚(水中陆地)的形状,只能听到风浪的声音令人惊恐。这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艰险。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这两句诗描绘了恶劣的天气,乌云飘摇,月光暗淡。这种环境进一步增加了旅程的危险性。 然而,尽管作者感到恐惧和艰险,他并没有放弃。在“岂不畏艰险”这句中,他表达了自己的恐惧和担忧,但他也强调了他所依赖的是他的忠诚。这种忠诚可能是对他所信仰的事物的忠诚,也可能是对他自己的忠诚,不愿意在困难面前屈服。 最后,“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念。他期待着黎明,期待着看到新的日出,象征着希望的曙光。这也表明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尽管现在面临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艰险的旅程中,尽管恐惧和担忧,但他仍然坚守忠诚,期待着光明的未来。这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2
    [现代]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
    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
    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 3
    [元]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
    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