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

浇风久成俗,真隐不可求。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
目击道已存,一笑遂忘言。
况观绝交书,兼睹箴隐文。
见君浩然心,视世如浮空。
君归潜山曲,我复庐山中。
形间心不隔,谁能嗟异同。
他日或相访,无辞驭冷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隐逸高洁情怀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态,表现了对于世俗纷扰和官场腐败的厌恶,以及对于清静自在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浇风久成俗,真隐不可求”,意味着世俗的风俗已经沦为虚伪和浮华,真正的隐士难以找到。诗人感叹世俗之风气,对于真隐之士难以寻找感到无奈。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表达了诗人遇到知己的喜悦,这位知己就是和他一同在扁舟上的朋友。 “目击道已存,一笑遂忘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与朋友间的交流不需要言语,只需要眼神和微笑就能传达彼此的心意。 “况观绝交书,兼睹箴隐文。”诗人通过观阅朋友的绝交书和隐逸文章,进一步了解了朋友的高洁性格和隐逸情怀。 “见君浩然心,视世如浮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心胸开阔、视世俗如浮云的赞美。 “君归潜山曲,我复庐山中。”诗人与朋友分别后,各自回到了隐居的地方,虽然形体相隔,但心灵却紧密相连。 “形间心不隔,谁能嗟异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意相通,无人能够离间他们的友谊。 “他日或相访,无辞驭冷风。”诗人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相见,他会毫不犹豫地顶风冒雪去拜访朋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于真隐士的敬仰和对于清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不畏艰难险阻的性格特点。
创作背景
《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吴筠和友人柳伯存在舟中的一次偶遇有关。在这次相遇中,他们可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柳伯存向吴筠表达了他归隐潜山的决心。这引发了吴筠的共鸣和感慨,于是吴筠写下了这首诗,旨在表达对柳伯存高尚品格和归隐之志的赞美。 通过这首诗,吴筠也传达出自己对仕途和隐居的看法,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可能蕴含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背景信息,如官场腐败、人心浮躁等,使得吴筠对归隐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综上所述,《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的创作背景源于吴筠与柳伯存的偶遇,以及他们对归隐生活的共同向往和理解。
相关诗词
  • 1
    [魏晋]
    先民颐意。
    潜山隐几。
    仰熙丹崖。
    俯澡绿水。
    无求于和。
    自附众美。
    慷慨遐踪。
    有愧高旨。
  • 2
    [宋]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
    位将衡岳敌,根与霍山盘。
    尘见千年白,霞生万仞丹。
    崖秋争峭拔,峰霁间巑屼。
    日转香炉煖,风生玉照寒。
    石栖平郡堞,天柱倚云端。
    绝顶人游少,高空鸟度难,风雷生别壑,星斗绕层峦。
    寒暑岩间异,方隅岭际观。
    为霖同海内,倒影压平阡。
    砂印猿踪迹,池飘鹤羽翰。
    烟萝交密荫,瀑布落飞湍。
    磴道莓苔滑,松根霹雳乾。
    石奇疑虎伏,湫险认龙蟠。
    胜好当春赏,幽宜带雪看。

  • 3
    [宋]
    落魄人间成谩老,足茧胼胝要闻道。
    掉头不向声利场,飘飘迥出风尘表。
    嗟嗟事事不惬怀,却喜因缘饱幽讨。
    登太华兮濯沧浪,云梦湫隘鲁邾小。
    既不责人求诸己,自信玄门穷妙理。
    虚室生白悟名言,坐见吉祥来止止。
    个中端的合乾坤,几道致柔若诸水。
    要须万里可参同,坐断孤峰空弃鄙。
    潜山霍山大涤山,天柱插云人莫企。
    痴狂取笑谁氏子,不以生生而死死。
    自知踪迹类闾丘,君家可是留前轨。
    枯藤拟待挂休休,莫使风雷暗催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