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偶成》 七年高卧霅溪滨,阅尽诸公上要津。

七年高卧霅溪滨,阅尽诸公上要津。

意思:七年高卧霅溪水边,看尽了你们上要道。

出自作者[宋]高斯得的《春日偶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一位隐居者的自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选择的看法。 首联“七年高卧霅溪滨,阅尽诸公上要津。”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他已经在霅溪边度过了七年的安静生活,看尽了政坛上的风云变幻。这一联通过简洁明了的叙述,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位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隐士形象。 颔联“共怪朝无书一字,宁知项有铁千觔。”揭示了隐居者对政治的失望和对自我坚守的决心。他奇怪朝廷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以让他效力的机会,却不知道自己手中握有千斤重的铁块。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隐居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我坚守的坚定信念。 颈联“渊明肯仕义熙世,刘老要完元佑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隐居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像陶渊明一样,愿意在义熙世中为理想社会而努力,也像刘老一样,要保持元佑人的本色。这一联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隐居者对高尚品格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尾联“四壁新堂基已就,从今饱挹洞庭春。”描绘了隐居者未来的生活蓝图,他将在自己的小屋里建立起新的家园,从此可以尽情享受洞庭春的美景。这一联通过描绘未来的美好生活,表达了隐居者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者的自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看法。作者通过对隐居者生活状态、对政治的态度、对高尚品格和理想社会的向往等方面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远离世俗、坚守理想等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作者也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不满,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理想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年高卧霅溪滨,阅尽诸公上要津。
共怪朝无书一字,宁知项有铁千觔。
渊明肯仕义熙世,刘老要完元佑人。
四壁新堂基已就,从今饱挹洞庭春。

关键词解释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 要津

    读音:yào jīn

    繁体字:要津

    英语:key place

    意思:
     1.重要的津渡。亦比喻要害之地。
      ▶唐·刘禹锡《偶作》诗:“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旧五代史

  • 年高

    读音:nián gāo

    繁体字:年高

    英语:venerable in age

    意思:年老。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夫人年高目瞑,误伤后额,忍痛不言。”
      ▶《三国志•

  • 高卧

    读音:gāo wò

    繁体字:高卧

    英语:sleep with one\'s head on a high pillow; live in seclusion; be a hermit

    意思:(高卧,高卧)

  • 霅溪

    读音:zhà xī

    繁体字:霅溪

    意思:水名。在浙江省湖州市。也为旧吴兴县之别称。
       ▶南唐沈汾《续仙传•马自然》:“尝醉于湖州,堕霅溪,经日而出,衣不沾湿。”
       ▶宋苏轼《阳关词·答李公择》:“使君莫忘霅溪女

  • 公上

    读音:gōng shàng

    繁体字:公上

    意思:
     1.朝廷;官家。
      ▶《汉书•杨恽传》:“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颜师古注:“充县官之赋敛也。”
      ▶宋·叶适《跋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