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梁山寺》 上方梯磴绕岩头,谁就孤高更起楼。

上方梯磴绕岩头,谁就孤高更起楼。

意思:上方梯瞪绕岩头,谁在我高又起楼。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中梁山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上方梯磴绕岩头,谁就孤高更起楼。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作者通过描绘上方梯磴环绕的岩头,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上方梯磴绕岩头”,这是对一个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梯磴是登山时所设的石阶,这里用来形容岩头之上的山路,形象地表现出山势的险峻和自然环境的艰苦。而“绕”字更是赋予了这条山路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它是在不断地延伸、环绕,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 接下来,“谁就孤高更起楼”一句,诗人用“孤高”来形容岩头的高耸,而“起楼”则暗示了有人在此处建造了一座楼阁,这无疑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 “直望汉江三百里”一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直望汉江三百里,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这里的“直望”二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最后,“一条如线下洋州”一句,诗人用“如线”来形容汉江,形象地表达了江水的蜿蜒曲折,而“下洋州”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望向的方向,增强了诗的指向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妙的用词,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豁达、豪迈的气质,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方梯磴绕岩头,谁就孤高更起楼。
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孤高

    读音:gū gāo

    繁体字:孤高

    英语:haughty and aloof

    意思:
     1.孤立高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 上方

    读音:shàng fāng

    繁体字:上方

    英语:upward side

    意思:
     1.前面。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以附益上

  • 梯磴

    读音:tī dèng

    繁体字:梯磴

    意思:
     1.梯子的梯级。
      ▶唐·卢仝《月蚀诗》:“上天不为臣立梯磴,臣血肉身,无由飞上天,扬天光。”
     
     2.磴道。
      ▶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

  • 高更

    读音:gāo gēng

    繁体字:高更

    造句:

  • 起楼

    读音:qǐ lóu

    繁体字:起樓

    意思:(起楼,起楼)

     1.高楼。
      ▶隋·江总《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清·蒋士铨《戏园》诗:“三面起楼下覆廊,广庭十丈臺中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