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贺新郎·犹记臣之少》
末後句、岩头曾道。
末後句、岩头曾道。
意思:
最后句、岩头曾道。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贺新郎·犹记臣之少》
全文创作背景
《贺新郎·犹记臣之少》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重阳节有关,刘克庄在某个重阳节登上高楼,观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词。词中,他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家国事务的深深忧虑。同时,词中也流露出对当时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风的批评,显示出词人对国事和民生问题的深刻关注。
相关句子
君试看、岩头溪底。
--
出自《贺新郎·俯仰天粘水》作者:[宋]葛长庚
潮水来,岩头没。
--
出自《福州记》作者:[未知]未知
岩头一拶,虚空迸裂。
--
出自《颂古三首》作者:[宋]释祖先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
出自《留题灵岩寺》作者:[宋]卞育
仰山弄险,过似岩头。
--
出自《偈颂八十五首》作者:[宋]释妙伦
末後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
出自《水调歌头·一个奇男子》作者:[宋]葛长庚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
--
出自《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作者:[宋]黄庭坚
前船过尽知无虑,末後孤舟胆自寒。
--
出自《过建封寺下连鱼滩二首》作者:[宋]杨万里
屠苏末後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
出自《除日二首》作者:[宋]苏辙
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
出自《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作者:[唐]李商隐
何处经行特惘然,津头曾送木兰船。
--
出自《汴上有怀李易初》作者:[宋]贺铸
百城烟水夜光寒,巾子峰头曾细观。
--
出自《送知无见》作者:[宋]释心月
低傍小桥,斜山疏篱,似向陇头曾识。
--
出自《花心动·偏忆江南》作者:[宋]刘焘
壮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
出自《赠周山人》作者:[宋]陈深
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
--
出自《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作者:[宋]李弥逊
趣向菩提道,可道非常道。
--
出自《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作者:[宋]释印肃
这个道,非常道。
--
出自《三字诀》作者:[唐]吕岩
赵州道有,赵州道无。
--
出自《偈颂七十八首》作者:[宋]释正觉
云居道何必,兴化道不必。
--
出自《颂古五十七首》作者:[宋]释道昌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
--
出自《禅人写师真请赞》作者:[宋]释慧远
诗句原文
犹记臣之少。
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
岁晚登临多感慨,但觉齐山诗妙。
任蓉月、柳风吹照。
金印不来丹飞去,拟神仙、富贵都差了。
空铸错,与人笑。
九年前拜悬车表。
试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
周也曾言殇子寿,佛以白头为夭。
末後句、岩头曾道。
头似秃鶖巾裹懒,最不宜蝉冕宜僧帽。
杯中物,直须釂。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