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

意思:大阿罗汉宾度罗,捧着最后如来授印。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是一首赞美大阿罗汉宾度罗的诗篇。宾度罗是佛教中的一位大阿罗汉,他奉持末后如来印,代表着佛教中的最高境界和智慧。 这首诗通过描绘宾度罗的生活和修行方式,表达了佛教中的“心即是佛”的理念。诗中描述宾度罗每天只吃一钵食物,但能够为千家万户带来福祉,处处作佛事饶益。这表明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能够以自己的身心为香火,为世界带来光明和福祉。 此外,诗中还强调了宾度罗能够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这意味着宾度罗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心力量,点燃世界上的香火,让整个世界都沐浴在佛光之下。这也表达了佛教中的“心即是佛”的理念,即人的内心世界是无限的,只要通过修行和智慧,就能够达到佛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宾度罗的修行和智慧,表达了佛教中的“心即是佛”的理念,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心的修行和智慧,才能达到真正的佛的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
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
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
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阿罗

    读音:ā luó

    繁体字:阿羅

    意思:(阿罗,阿罗)
    见“阿罗汉”。

    解释:1.见\"阿罗汉\"。

    造句:该结构是由弗兰克-米尔沃德氏设计的,

  • 阿罗汉

    读音:拼音:ā luó hàn

    阿罗汉的解释

    [Arhat] [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6*

  • 大阿

    读音:dà ā

    繁体字:大阿

    意思:太阿。
      ▶明·李东阳《童公神道碑铭》:“入登留曹,在六卿列;若操大阿,歷试不折。”
      ▶章炳麟《沈荩哀辞》:“假大阿于晰人兮,享千胡而啖其肺。”参见“太阿”。

  • 罗汉

    读音:luó hàn

    繁体字:羅漢

    短语:菩萨 祖师 佛

    英语:(n) Buddist arhat

    意思:(罗汉,罗汉)

     1.佛教语。梵语Arhat(阿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