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意思:在道当然应该惭愧孔子、孟子,扶倒不能要求由要求。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现实生活、抒发情怀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慨,对父老乡亲的思念,对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忧愤,以及自己在乱世中浮沉、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 首联“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东西奔波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人生路途中的无奈和艰辛。颔联“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父老乡亲的感激之情。 颈联“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则揭示了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诗人对此深感忧愤。尾联“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则以自然景观的艰险,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用典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浮沉、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却又无法完全放下功名利禄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用典恰当,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
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
罔罔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朅来震泽都如梦,只有苕溪可倚楼。
斋酿酸甜如蜜水,乐工零落似风瓯。
远思颜柳并诸谢,近忆张(子野)、陈(令举)、与老刘(孝叔)。
(〔四库原注:“子野”、“令举”、“孝叔”俱在张、陈、刘等姓后,不便读,据它本改。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仕道

    读音:shì dào

    繁体字:仕道

    意思:《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迫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后因以“仕道”谓身逢治世则出仕,不苟求功名富贵。
      ▶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孔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 孔孟

    读音:kǒng mèng

    繁体字:孔孟

    英语:Confucius and Mencius

    意思: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晋·张协《洛禊赋》:“于是搢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

  • 由求

    读音:yóu qiú

    繁体字:由求

    意思:孔子弟子子路与冉有的并称。
      ▶由,子路;求,冉有。
      ▶宋·杨万里《寄题张钦夫春风楼》诗:“向来沂上瑟声希,由·求相顾只心知。”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