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邦直感旧》 驺骑传呼出跨坊,簿书填委入充堂。

驺骑传呼出跨坊,簿书填委入充堂。

意思:骑士高喊出跨坊,文书堆积到充堂。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李邦直感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官员,在公事与家庭之间的纠葛与无奈。首联“驺骑传呼出跨坊,簿书填委入充堂。”描绘了官员忙碌的工作状态,传呼出坊,文书堆积如山。这种繁忙的景象展示了官员的职责繁重,公务缠身。 颔联“谁教按部如何武,只许清樽对孟光。”中,诗人表达了虽然身为武将,却不得不按照规矩行事,只能与妻子孟光清谈对饮,流露出一丝无奈。 颈联“婉娩有时来入梦,温柔何日听还乡。”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梦中的家乡与现实的繁重工作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纠结。 尾联“酸寒病守忧堪笑,千步空余仆射场。”这里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和酸楚,虽然身居高位,却感到孤独和空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作为官员的繁忙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驺骑传呼出跨坊,簿书填委入充堂。
谁教按部如何武,只许清樽对孟光。
婉娩有时来入梦,温柔何日听还乡。
酸寒病守忧堪笑,千步空余仆射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充堂

    读音:chōng táng

    繁体字:充堂

    意思:犹满堂。
      ▶《文选•陆机<叹逝赋>》:“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
      ▶李善注:“充满于堂。”
      ▶《文选•演连珠》之九:“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

  • 骑传

    读音:qí chuán

    繁体字:騎傳

    意思:(骑传,骑传)
    犹骑置。
      ▶清·郑珍《江边老叟诗》:“戊戍骑传经孱陵,鱼虾为谷罛网耕。”

    解释:1.犹骑置。

  • 驺骑

    读音:zōu qí

    繁体字:騶騎

    意思:(驺骑,驺骑)
    驾驭车马的骑士。
      ▶《后汉书•樊宏传》:“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
      ▶《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林甫自见结怨者众,忧刺客窃发,

  • 传呼

    读音:chuán hū

    繁体字:傳呼

    英语:messenger call

    解释:1.传声呼喊。 2.谓口语相传。 3.传唤。

    造句:

  • 出跨

    读音:chū kuà

    繁体字:出跨

    意思:《汉书•韩信传》:“众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后常以“出跨”为忍受屈辱的典实。
      ▶宋·梅尧臣《答了素上人用其韵》:“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