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陆瑁养鱼池》 不随蛟龙飞,神鳖未可除。

不随蛟龙飞,神鳖未可除。

意思:不随蛟龙飞舞,神鳖不能除去。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陆瑁养鱼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来观瑁湖水,乃是陆生居》。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作品。 首联“来观瑁湖水,乃是陆生居。”描绘了诗人来到瑁湖水边,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因为这里是陆先生的故居。诗人通过“陆生居”这一历史人物,将读者带入到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同时,“瑁湖水”作为自然景观的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颔联“春塘草几变,谁脍此中鱼。”诗人通过描绘春塘草色变幻、水中鱼儿被钓起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生动和鲜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颈联“莫容科斗应,亦有鲁王余。”诗人通过描绘水中的蝌蚪和乌龟,以及鲁王的遗迹,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慨。 尾联“不随蛟龙飞,神鳖未可除。”诗人通过描述水中的蛟龙和神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来观瑁湖水,乃是陆生居。
春塘草几变,谁脍此中鱼。
莫容科斗应,亦有鲁王余。
不随蛟龙飞,神鳖未可除。
作者介绍 柳恽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 蛟龙

    读音:jiāo lóng

    繁体字:蛟龍

    英语:flood dragon

    意思:(蛟龙,蛟龙)

     1.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
      ▶《礼记•中庸

  • 飞神

    读音:fēi shén

    繁体字:飛神

    意思:(飞神,飞神)
    犹神游。谓形体不动而心神向往。
      ▶《关尹子•四符》:“知夫此身如梦中身,随情所见者,可以飞神作我,而游太清。”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