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十四吟十首》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

意思:翠华山还可以讨论时巡,自古以来安危击重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上十四吟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 首句“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借古喻今,以“翠华”代指皇帝,表达了对皇帝巡游的质疑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自古以来,国家的安危往往与重臣有关,这里也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 “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期待和赞美。诗人听说有人亲自督战,紫岩的名字出现在其中,不禁感叹,难道赤壁之战之后就没有人能担当重任了吗?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有对当前时局的忧虑。 “诸公尽作鑽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两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诗人看到当时的人们都追求名利,像钻天一样向上爬,而自己却愿意做一个像击壤一样自由自在的人。击壤是一种古代的游戏,象征着自由和快乐,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时局的关切。万里阴霾,冰霰合拢,这是对当前时局的描绘,也象征着困难和挑战。然而,一通露布却能挽救春天,露布在这里象征着改革和进步的公告,春天则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时局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
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
诸公尽作鑽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
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翠华

    读音:cuì huá

    繁体字:翠華

    意思:(翠华,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
      ▶李善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 重臣

    读音:zhòng chén

    繁体字:重臣

    英语:important official

    意思:
     1.犹权臣。
      ▶《管子•明法解》:“治乱不以法断,而决于重臣……此寄生之主也。”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