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园》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意思: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出自作者[唐]李贺的《南园》

全文创作背景

李贺的《南园》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辞去了奉礼郎的官职,回到家乡福昌昌谷闲居,南园是他的故居附近的一片田园,他在这里写下了这首诗;另一方面,李贺在仕途上受到挫折,心情烦闷,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快,他写下了这组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南园十三首》是李贺创作的一组组诗,由十三首七言绝句组成,表现了他在家乡的生活以及对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作者介绍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关键词解释

  • 杜若

    读音:dù ruò

    繁体字:杜若

    意思: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
      ▶《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唐·皮日休《端忧》诗:“篔筜飒兮雨

  • 方领

    读音:fāng lǐng

    繁体字:方領

    意思:(方领,方领)

     1.方形衣领。
      ▶《礼记•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汉·郑玄注:“袷,交颈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
      ▶夏炘《学礼管释•释深衣

  • 蕙带

    引用解释

    以香草作的佩带。《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唐 李贺 《南园》诗:“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读音:huì dài

  • 折角

    读音:zhé jiǎo

    繁体字:折角

    意思:
     1.汉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治梁丘《易》,以贵幸善辩,诸儒莫敢与抗论。人有荐朱云者,云入,昂首论难,驳得充宗无言以对。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事见《汉书•朱云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