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意思:正性失去松柏,众生同艾萧。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雕》是一首描绘江南秋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雕。”描绘了江南秋天再次得到闰月的情景,使得草木在迟迟秋意中逐渐凋零。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草木向迟雕,不仅仅是秋天的象征,更是生命衰落的象征,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颔联“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在这里,松树和桧树被视为“正性”,代表着正直和高洁。然而,群生,即众生的生命却如同艾萧一样萧瑟。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平的世事的愤慨,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舟楫为伴,漂泊在江面上,隐约间想起简陋的箪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尾联“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表达了诗人对炎热秋日的应对方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是剩余的暑气,人们仍然需要穿着葛衣,这反映了江南秋日的炎热。而韶,即美好的事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秋景和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人在漂泊中寻找简单的生活,面对秋天的萧瑟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向往美好的事物。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雕。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
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关键词解释

  • 群生

    读音:qún shēng

    繁体字:群生

    英语:society

    意思:
     1.一切生物。
      ▶《庄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
      ▶三国·魏·曹植《喜雨》诗:“天

  • 正性

    读音:zhèng xìng

    繁体字:正性

    意思:
     1.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
      ▶《汉书•律历志上》:“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
      ▶三国·魏·孟康《荐崔林》:“﹝崔

  • 艾萧

    读音:ài xiāo

    繁体字:艾蕭

    意思:(艾萧,艾萧)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明·刘基《燕歌行》:“琼田瑶草芟刍荛,江蓠泽兰成艾萧。”
      ▶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