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乞雨题四方院》 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意思: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的人。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乞雨题四方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是一首描绘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无法控制的无奈和对农民的同情。 首句“年年乞雨问山神”描绘了农民在干旱中向山神祈雨的情景,表达了农民对天气的依赖,以及在干旱时无法控制的困境。第二句“羞见耕耘陇上人”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的无奈和辛勤,他们无法看到在干旱的土地上劳作的情景,因为这让他们感到羞愧和无助。 三、四句“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则转向了诗人的视角,他看到农民的困境,感到自己的才德不足,无法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质疑上天为何要让这种情况发生,表达了对无辜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加尊重自然,更加努力地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德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需要借助更多的人的力量来共同应对困难。这种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山神

    读音:shān shén

    繁体字:山神

    英语:The God in charge of mountain and forest in myth.

    意思:主管某山的神灵。
      ▶《后汉书•西南夷传•

  • 上人

    读音:shàng rén

    繁体字:上人

    英语:A respectful address to a monk or teacher.

    意思:I

     1.道德高尚的人。
       ▶汉·贾

  • 耕耘

    读音:gēng yún

    繁体字:耕耘

    短语:佃 耕地

    英语:plowing and weeding

    意思:亦作“耕芸”。
     
     1.翻土除草。亦泛指耕种。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神羞

    读音:shén xiū

    繁体字:神羞

    意思:使神羞辱。
      ▶《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
      ▶《左传•襄公十八年》:“苟捷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