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意思:大海是谁评论六月息,茂林现在得到一枝栖。
 
                        
                        
                        
                        出自作者[宋]孔武仲的《城上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中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句“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描绘了诗人独自攀登庐山,无人相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乌藤是一种植物,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生机。诗人亲自携带它,表现出他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两句诗,借用自然界的力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用“沧海六月息”来比喻自然界的力量无穷无尽,用“茂林得一枝栖”来比喻诗人在庐山找到了一个心灵的归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的追求。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两句诗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幽芳满径,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翠樾连云,象征着山林的广阔和深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两句“况有北郊宜旷望,公余聊此发醯鸡”表达了诗人在公务之余,来到庐山寻求心灵上的放松和自由。诗人用“北郊宜旷望”来表达他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用“公余聊此发醯鸡”来表达他对公务之余的闲适生活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公务之余的闲适生活的喜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