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盖山》 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

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

意思:三更见太阳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翡翠空。

出自作者[宋]唐元龄的《华盖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巍然独立九霄中,势压稀庐亘华嵩。》是一首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巍峨高耸的山峰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峰的雄伟气势。 “捣药声高蟾阙近,乘槎路涉鹊桥通。”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仿佛与天宫相连,可以听到捣药的声音从山峰上传下来,而登山者甚至可以通过架在天河上的木筏到达天宫。这种想象奇特而富有浪漫色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峰的高耸和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句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遮挡住了太阳,使得人们在三更时分还能看到太阳从海中升起;第二句则描绘了山峰的气势之强,使得在六月这个炎热的季节里竟然下起了霜雪。这种景象既突出了山峰的雄伟壮观,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好挟千年王子晋,玉笙轻度碧桃风。”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登山的向往和期待。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像千年前的王子晋一样,轻松地登上这座山峰,并在山间吹起玉笙,享受着碧桃花下的轻风。这种浪漫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峰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巍然独立九霄中,势压稀庐亘华嵩。
捣药声高蟾阙近,乘槎路涉鹊桥通。
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
好挟千年王子晋,玉笙轻度碧桃风。

关键词解释

  • 六月飞霜

    引用解释

    喻冤狱、冤情。《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 李善 注引《淮南子》:“ 邹衍 尽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邹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按,今本《淮南子》无此文。《初学记》卷二引作“夏五月,天为之下霜”。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邹衍 无罪,见拘於 燕 ,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

  • 沧海

    读音:cāng hǎi

    繁体字:滄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the sea

    意思:(沧海,沧海)

     1.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 六月

    读音:liù yuè

    繁体字:六月

    英语:June

    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
      ▶《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
      ▶韦昭注:“《六月》,道尹吉

  • 三更

    读音:sān gēng

    繁体字:三更

    英语:depth of the night

    意思: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

  • 翠空

    读音:cuì kōng

    繁体字:翠空

    意思:碧空,晴空。
      ▶唐太宗《出猎》诗:“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唐·宋若华《嘲陆畅》诗:“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
      ▶唐·皇甫冉《华清宫》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